流水账:16年足迹
(有的是路上记了一点,有比较多细节;有的是后来回想,就只记得个大概了。所以说游记要及时写啊……)
1 加州
一周。飞机/租车。旅馆/airbnb。
照片:Xi@California
春假去了加州。第一站是到期待已久的金坷垃之乡;当晚飞往Yosemite;然后驱车至旧金山。
【圣地亚哥】
湿润的空气、充足的阳光、闪着水珠的草地、高高的椰子树、两层楼的小旅馆,像所有慵懒的低纬度海边城市一样,大自然已经足够慷慨,植物不需要刻意照料就能蓬勃生长,人也似乎无需很努力就可以过得很舒服。然而它又是个现代化的大城市,有重重叠叠的高楼,有繁忙拥挤的街道,不会让人感到出离尘世的惶恐。如果给我一个机会度假休养,我很愿意来这里,有海、有山、有阳光,有花、有树、有人,再好不过。
拉荷亚海滩其实我觉得不怎么样,游人太多,沙子很脏。倒是去拉荷亚的路上(我没记错的话),开过一个小岛,一边是满坡野花,一边是西斜日头下浩渺的海,挺好看的。
中途岛博物馆由航母改造而来,很有趣,甲板上停着好多飞机,可以近距离观察。在甲板上还能看见“胜利之吻”雕塑。
老城颇有墨西哥风情。热带植物肆意张扬,鲜红的花,葱茏的树,映衬明亮的白墙,满眼尽是生机勃勃。东西倒是没什么特别想买的。我们当时去得早了点,很多店还没开,不够热闹。
原来还想去洛玛岬底部的Cabrillo National Monument,不料处处修路,怎么都走不通。
【优胜美地】
刚到的时候下着雨,不好徒步,只能开车,一会儿就把公园中的环路开了两圈_(:_」∠)_。主要景点都在路边,不过路标设计得不如大提顿那么好,要仔细看,否则容易错过。Yosemite的瀑布果真名不虚传,即使在阴雨天也很美。
次日天放晴,走了一个trail去看Vernal Fall。路是沿着溪流修的,去时我们误走了一条horse trail(给马匹走的路),一路很崎岖(虽然是充满野趣啦);后来发现河对岸有人,才发现那边有一条平坦的大路给人走……先是走到瀑布下,然后还可以一路往上,去瀑布顶上。很累,考验意志,但是站在滚滚瀑布旁,看宽阔的溪流一下子跌落,气势万钧地灌入峡谷;把雾气沾湿的外套摊开在大石头上,人也躺倒摊开接受阳光的烘烤,满眼是碧蓝的天,耳边水声轰鸣,所带来的满足感,是黄石走十分钟就能看到的瀑布所不能比拟的。
印象里眼睛所见,并没有觉得太惊艳,但是照片拍出来都特别美。
西门外的lodge都不贵,一百刀以内,离公园半个小时左右,路修得很好,车也不多。去旧金山一路上路况也很好,我当时发着烧,一路睡得迷迷糊糊,醒时看一眼窗外,风景真是好,时而是树木葱茏的山间道路;时而路在悬崖上,身边就是开阔的山谷;靠近城市,则变成了大片的草地、圆鼓鼓的树、闲散的牛或者马,蓝天和极低的白白云朵。
【旧金山】
典型的热闹拥挤的大城市,让我想起上海。路况复杂,堵车严重,在大斜坡上侧方位挤进窄窄的车位很考验车技和胆量。
我都不记得看了什么了…渔人码头有个集市可以买各种干货,景色没什么特别的。中国城也就是一条有点挤有点脏的老街而已;传说奥巴马光临过的川菜馆,味道不错,价格也公道。领悟了做辣油的方法,从此抛弃老干妈。联合广场当时在施工,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街心公园。有无印良品可以逛。过金门大桥的收费问题要提前搞清楚。以及,停车都不便宜。
总的来说,旅游可以,我不会想生活在这个城市。
2 拱门国家公园
1天。开车。
照片:Arches
差点忘记五月底还去了趟Arches……当日来回,八百多公里,全程同学的丈夫开车,向他致敬。
因为是小长假,在公园门口排了大概一个小时队,去Delicate Arch下拍照也排了大概一个半小时队。(对了,公园的官网上会有大门的实时摄像头,可以看车排到哪里了。 )去Delicate Arch的trail不长,大概半个小时,但是一路没有树荫遮蔽,又热,我觉得无压力,然而同学可能身体比较弱,走了一半就不得不找树荫歇息。
3 温哥华
4天。飞机/公共交通。青旅。
照片: XI@Vancouver
八月中旬去了一趟温哥华,呆了好像是4天。气候美好,既不干燥也不太湿,阳光明亮,空气凉爽;既有大城市的便利,又有宜人的风光;日料遍地,中餐好吃,中文随处可闻;游人虽多但是不觉得拥挤,住在这里一定很舒服。
关于F1美签怎么申请加拿大签证,写过发在这里:2016.6 F1申请加拿大旅游签证经历。
【Day 1】
刚下飞机第一感觉是,好湿润!不习惯……不过过几天就适应了,毕竟在包邮区生活了那么多年。出了机场的地铁上遇到两个穿黑色连衣裙,胸前挂着名牌的姐姐,亲切感油然而生,一问……果然是处不在的摩门教!两个姐姐就是从Provo来传教的。
先去Pacific Spirit Hostel放行李,到了发现它竟然就在UBC校园里!原来是学生宿舍,暑假就变成青旅,每人一小间独立的卧室,有书桌、衣柜、窗子和镜子,特别干净。算得上是我住过最好的青旅了,还便宜,30多加币一天。校园位置在海边,有点偏僻,也很静谧,充满青春气息。
然后为话费和流量问题跟att打了好久电话,其实是钻空子,假装要装电视,就可以获得北美免费漫游(电话短信和流量),回去再把装电视的预约取消掉。
中午美美地吃了一顿小肥羊,获赠酸梅汤一杯;终于看到了中文解说的奥运会。
温哥华是个很大的城市,人多、地大,地图上看起来没多远的地方,实际上坐车要好一会儿。
【Day 2】
在Stanely公园里吃了早饭,然后去温哥华水族馆, 啊好好看!光水母就有好多种!青蛙也有好多种!鱼就更多了!非常非常满足!
在Yelp上日料排名第一的Miku吃午饭,的确很好。虽然分量很少,不过女生还是能吃饱的。
FlyOver Canada非常好看,看完有点想买票再看一遍……看着长长的队伍还是放弃了。
日落时分租了自行车环Stanley岛,花了挺久的吧……可能有两个小时?因为骑骑停停,骑得又慢,倒是不累。一路景色极好。
晚饭在山头火吃拉面,很好吃,又便宜。
晚上排队去Bella Gelateria吃冰淇淋,排队从十点多到11点多……的确挺好吃的,但也不至于太惊艳吧。
【Day 3】
Granville岛是个有意思的集市,无花果又大又甜,我吃得十分满足。
加拿大的国民咖啡Tim Hortons无处不在,冰咖啡味道很不错,还比星巴克便宜很多。
还看了毕加索的展览,画不大好懂,倒是把毕大师一生的风流韵事读了一遍。
在Meat and bread吃了午饭,很有个性的口味,不过容易腻。
晚上又去山头火吃了一回拉面……因为一个人,排在队伍末尾的我“被插队”先于前面十几个人被招呼进了店(/ω\)
市中心的青旅远不如哥大,就胜在交通方便咯。
【Day 4】
VanDusen植物园,有点偏僻,要坐公交,然后走好久。感觉一般吧……可能是季节缘故,也可能因为没人讲解。
最后吃了一顿日料,下午我就飞回去了。
4 南犹他&亚利桑那
2天。租车。旅馆。
照片:Weekend trip 从这张开始往后有6篇。
犹他州这几个公园吧,其实路线可以非常顺:盐湖城出发,南下先到Bryce,然后顺路去Zions,再往西去拉斯维加斯,然后往回走,到大峡谷(南门),之后先去羚羊谷(鲍威尔湖),再往西途经Coral Pink Dune Park,再从Bryce那边原路北上,途中还能经过圆顶礁。这样每两个景点之间的车程不会超过4个小时。或者,在羚羊谷之后往东走,去拱门和峡谷地。
我们的限制因素,一是感恩节短短3天的假期;二是羚羊谷感恩节的票卖光了;三是天气,天气预报说感恩节那个周日下雪。于是我们在感恩节前的一个周末去了三个地方:Bryce,Coral Pink Dune Park和羚羊谷。周五晚上7点出发,一路南下,12点左右到达Bryce公园门外的旅店;周六在Bryce呆大半天,下午两点多离开,南下然后往东,途经Coral Pink Dune州立公园看日落,然后继续东行两个小时到达Page,大概七八点吧;周日上午去了马蹄湾和羚羊谷,午饭后往回走,傍晚6点到家。
一路都很好开,南北向的是大路,限速70或80;东西向以山路为主,有的是高速,有的是野生高速(不是正经highway,会有十字路口,但可以开得很快),路况都非常好。我们租的大吉普虽然酷炫但是排量实在可怜……不用力踩油门速度就会掉下去……以后租车记得看一眼排量。还有就是不要超速太多(血泪教训again)。
【Bryce】
布莱斯是个很小的公园,半天就能全看完,安排一天就已经很充裕了。景色非常好。虽然名声不大,但绝对值得一去。一路都能开车,路边会有些很短的trail通向观景台。比较长的trail是日出日落点附近那条,途经“Wall street”,其实也不长,两个小时左右就能走完了,可以下到峡谷深处,非常好玩。
可惜的是到达的那天晚上太冷,错过了那么好的一个暗夜公园,以后要再去一趟。Bryce point视野非常开阔,是看星星的好地方。
【Coral Pink Sand Dune State park】
这个景点比较挑天气。我最早在500px看到照片被震惊,总是牵挂着想去。不巧我们去的那天云比较重,日落很平淡,沙丘也很平淡,根本没法拍照片。不过沙子总是好玩的。令我惊叹的是这么偏远的一个公园,竟然有很多教你认识沙生植物的牌子,真好。有人在沙丘上开摩托车,看起来也很好玩;营地有不少房车。(ps 如果去晚了,门口工作人员已经下班,恭喜你节省了十块门票钱。)
【马蹄湾】
是很好看,震撼人心,墨绿色的科罗拉多河缓缓流动,在千万年中削刻出蜿蜒幽深的河谷。镜头要足够广,24mm堪堪够。可惜我们去的那天早上多云,光线很差,拍出来效果不好。
马蹄湾就在Page镇,从格兰大坝开车过去大概十分钟;从停车场走到景点也是十多分钟,所以安排一个小时左右就够了。
【羚羊谷】
羚羊谷太挑时间了,一定要提早买票,才能买到中午的。我们只买到了上午9点还是10点的票。不能背书包,不能带三脚架。光圈4.0,ISO 5000以内的照片都不能看。记得带上现金,要给导游小费。
美则美矣,但是被拍烂了,去一趟就是check off,以后不用牵挂而已。
5 纽约
一周。飞机/公共交通。旅馆/青旅/aribnb。
照片:XI@NY
年末太冷,没什么自然景色可以看(主要是找不到驴友替换开车 - -),于是决定去个大城市看看。
圣诞节的清早机场人很少,安检都不需要排队,飞机上人也很少。我天不亮就出门,到东岸时已是日头西斜的下午了,时差很奇妙。 从机场要先坐Air train到牙买加站,到了牙买加站就接入了城市的地铁系统,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了。大城市的地铁真是复杂,上上下下好多层,每层有好几条铁轨。一开始我完全不知道怎么乘,幸得好心人指路。我去纽约之前对这个传说中治安不好的城市充满戒备,到了发现其实也还好。
在纽约呆了一周:布鲁克林住两天,皇后区住两天,法拉盛住两天;白天都在曼哈顿。我觉得还是住皇后区最好,离曼哈顿中上城最近。
纽约好玩的好吃的实在太多了,看着就头疼,我一直拖到下了飞机住进旅店才开始研究路线……推荐一个好工具,谷歌的My Map,把所有想去的地方都做上记号,然后挑互相离得近的景点同一天去(我的地图见文章末尾)。
纽约公共交通很方便,但是路上挺费时间的,排队进博物馆买票寄包也要时间。另外,记得带一点现金,卖公交卡的小店只收现金($40左右);法拉盛很多店也只收现金(太过分,为了吃几个小笼包我在银行排了半个小时队,还是没取到现金……只能愤愤进城吃牛肉薯条去)。
纽约是个神奇的城市。它是如此现代化,纸醉金迷,高楼林立,奢侈品店比比皆是;它又好像停留在上个世纪,有女人穿貂皮大衣着黑帽露出小腿和高跟鞋,有男人穿黑色呢风衣戴黑色高礼帽,地铁是明晃晃的铁皮车厢,上了年头的地铁站有黑乎乎的墙和新旧斑驳的涂鸦,到处是黑人,有老爷爷老奶奶拎着塑料袋讲着粤语……
对纽约的感情主要来自于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,The Hours。故事设定在二十世纪末,Clarissa和她的伴侣,以及她身患艾滋病的诗人前男友Richard,都住在纽约。有一天早上,Clarissa对Sally说, I think I'll buy the flowers myself。这一天,她在Richard的前男友Louis面前崩溃大哭,为宴会准备的蟹在水池里爬动。这一天,Richard凝视着她,向窗台外翻去,对面楼顶的鸽群像四散的尘埃般飞起。当我听到纽约地铁开来,那声音,和Clarissa去Richard家时,载着她的没有天花板的旧电梯发出的“喀啦喀啦”一模一样。时空错杂。在书店里找到了Michael Cunningham的原著,很满足。
更巧的是,出门前补了去年错过的电影Carol(幸好没看成,否则得多尴尬),可惜b站是和谐过的版本。那天到宾馆住下时刚过12点,打开电视看到这部电影开始放。收拾完东西洗完澡,正好看到被剪掉的片段。
【博物馆之类】
大都会博物馆:大而博,非常好看,值得多安排点时间。两口黄花梨大柜子就那么摆在那里,我真是看呆了;还有整个的埃及神庙、成百上千件古埃及的器物;整个一面高墙上的我怀疑是北魏时候的巨大的壁画(具体年代忘记了,亏我还跟它合了个影呢);各式各样的盔甲和宝剑……啊,真想再去一次。
Frick Collection:小而雅,也非常美。且不说藏品,室内陈设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让人赞叹,地毯、窗帘、桌椅,都非常有品味。专注于“Fine Arts”的博物馆。
现代艺术博物馆:有梵高的《星夜》,跟前挤满了与它合影的人……
性博物馆:卖个噱头,没什么东西。纪念品也粗制滥造不好玩。
国际摄影中心:很小,没几张照片,太现代,我欣赏不来。不如门口咖啡店。
自然历史博物馆:有点旧,不过很有教育意义,如果带着小朋友,或者你是个自然(动物,植物,地质,历史,*etc*)爱好者,就很有意思。
纽约市图书馆:陈设一般,不过闹中取静已经很不容易。中文书通俗居多。
【景点】
布鲁克林大桥:就是一座不算太长的桥而已,天气好的时候走走应该不错。
自由女神渡轮:队伍实在长得过分,宁愿浪费买好的票我都不想排队……South ferry大厅里队伍走得比较快,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排到。
Highline:还算有意思,可以一走,看看城市风光、看看人头,同行m君一路遇到好多熟人哈哈哈。
时代大厦楼顶:不虚此行,值得一去。队伍看起来长,不过很快就排到了。当场买可能会买不到去楼顶的票,不过稍低的楼层也已经很好看了。还有是要看好天气,等雾气散开、视野好的时候再去。
【吃的】
Junior's Cheesecake:太甜,我不喜欢。而且tricky的是,他们有一个餐厅还有一个面包店。我在人挤人的餐厅里艰难地呆了半个小时,才发现旁边还有个面包店,可以买了蛋糕带走。
Magnolia Bakery的cheesecake:好吃,我买了两次。
Lady M:千层饼的确不错,玫瑰奶茶很好。
CoCo奶茶:失望,不如国内。
Gyu-Kaku Japanese BBQ:甜甜的烤肉很好吃,很想念。
Peter Luger Steak House:自然是挑不出错的,不过我也吃不出好在哪里。量太大了,两人份的牛排我们尽全力只消灭了一半。不喝酒的话一个人消费八九十刀的样子。
帝国大厦下的我不记得名字的日本咖喱店:不错,无功无过;韩国泡菜店:煮的菜没味道,不如我自己做的好吃;小菜诸如腌萝卜什么的非常好。
Emporio:很喜欢,我在Lofter写了一段话形容它。
Le Relais de Venise:薯条和切小的牛排,据说是地道的法国口味。我也吃不出好在哪里,稍有点咸,还是挺好吃的。遇到一个喜欢相机的服务员姐姐,聊了聊器材,很亲切。
麒麟金阁:一般,有的好吃,有的不好吃,yelp上传说的超级好吃的招牌小猪包其实就是奶黄包,随便哪个中国超市就能买到。
【店】
Muji:店很大,可以逛得很满足。
优衣库:店也很大但是就那几个款式,可以一看,但感觉没什么东西好买。
M&M:店也很大,有两层楼,巧克力豆爱好者一定要去看一看。
地图在此: